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國之聲

開車途中聽到電台在播這首:天佑吾皇法蘭茲(God Save Franz the Emperor )。



我覺得這是世上最有氣質的國歌。至於為什麼海頓的這首作品會成為現在的德國國歌,這裡有解釋:



想當年法拉利縱橫F1時,時常可以聽這首和義大利國歌前後奏響,對照紅車近年的表現,以及現在仍然生死未卜的車神,讓人有不勝唏噓之感。

這兩首一起聽,讓人立即了解這兩個國家的差異。





如果要替每個國家的國歌排名,我們的國歌大概從後面數來比較快。撇開認同不認同的意識型態,單就國歌本身評價,這實在是一首很糟糕的曲子。

旋律本身乏善可言,曾有人譏為「亢龍無悔」,從低音一路蹬蹬蹬爬升到高音,單調呆板,缺乏音樂的律動感。不過這還不嚴重,歌詞才是最大的問題。

除了使用非常詰屈聱牙的文言文之外,歌詞整個與國家的存在完全無關,只是在讚誦三民主義而已,而且是非常肉麻的讚誦。

第一段誇稱三民主義的偉大功效,除了可以創建國家,還可以達到空前絕後、其他國家做不到的烏托邦理想世界之「大同」之境。

第二段則要求那些當官的(為民前鋒除了作此解釋,不知道還能怎麼掰)要日日夜夜吃飯睡覺都心心念念不能忘記實踐三民主義。

第三段則是虛無飄渺的道德訴求,要勤要勇要信要忠要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的堅守三民主義,至於堅守了之後要走向哪裡,大家各自想像。

一個國家的國歌之所以可以鼓舞慰藉,除了連結土地人民及歷史之外,還應當包括整個國家存在的信念。一首無法與土地人民歷史連結,無法提供信念的國歌,有愧於這個國家的全體主人。


補充:國歌的由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