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踩地雷的牢騷

自從觀光客大量湧入後,本地的餐飲業似乎有「觀光化」的趨勢。根據觀察心得,那些觀光化的食肆,多半是裝璜做作、接待浮誇、飲食一般,價格超標,總而言之,這類店家設定的客層,大概是盤仔之流的吧。

前幾日偶而在路上看見一家眼生的日式食肆,招牌上標榜居酒屋風,心想這一帶不是觀光客聚集的地區,這家店「應該」不走觀光化經營,因此便帶著我家坊主前往嘗新。

菜單上果然許多居酒屋菜式,還兼有生魚片、握壽司和幾款丼飯,簡單點了數樣,坊主每見握壽司必點,所以又點了道綜合握壽司。

甫上菜就知道踩了地雷,動沒幾下筷子,坊主開始拉長臉,嘀嘀咕咕起來。真的找不出可稱讚的地方,兩條烤杏鮑菇,沾了市售死鹹的烤肉醬下去烤,竟然要價150大洋;握壽司的水準比爭鮮還遜,訂價是它的5倍;炒烏龍端上來整盤糊糊,麪條軟爛而寸斷,比市場攤子賣的大麪炒還差。

付帳時發現店家加收一成服務費,心中更加不爽起來,只會上菜收盤,連添個茶水都要客人開口提醒的木頭級服務,實在不值得多給一文。

日本料理中有「揚方3年,燒方5年,煮方10年,板前15年」的說法,說實在,除了三井之流的料亭,我們對其他店家也沒什麼好要求的,但是對於這家地雷店廚師最中肯的建議就是:去找一家像樣的日式料理店,從洗碗學徒開始好好磨練。

這種「觀光化」的怪像,說穿了就是短視近利的心態作祟,看人家賺錢,也想踩進來分一杯羹,愛財卻完全取之無道。基本功虛軟又不肯下苦心研究,一味迷信花俏店名、招牌、裝璜和菜單,以為隨便舞幾下就能客似雲來,賺錢不盡。

所有當過觀光客的人應當都深有體會,觀光區的餐飲,99%都是貴又難吃,中外皆同;餐飲的觀光化發展,對於當地飲食文化的扭曲及傷害,恐怕賺再多錢都補不回來。

2010年,台灣的二百五觀光局搞了個十大「觀光」夜市的票選,以致地方首長拼命拉票,並且將夜市整治成亳無特色,面目模糊的樣貌。結果從北到南,逛10個夜市跟逛1個夜市差不多,同樣的吃食、同樣的攤位,只差規模大小而已。

這個將夜市推向觀光化的錯誤政策,不但抹煞了夜市的在地性,而且在過度宣傳的狀況下,讓各地夜市像腫瘤細胞一樣不規則的快速增生,於是遂有師大夜市居民與商家爆發衝突的事件。

現在同樣二百五的觀光局又辦了個十大「觀光」小城的票選活動,於是地方首長又開始媚俗的拉票灌票買票,可以想見,全台灣的不知多少小城又要被規格化、淺俗化外加髒亂化。不知道下一樁師大夜市事件會出現在哪個地方?

正所謂:

小城故事多,充滿觀光客,若是你到小城來,塞車避不過。

遠看一幅畫,近瞧沒啥麼,吃喝玩樂都普通,花錢特別多。

擠的擠,鬧的鬧,小城居民真不樂。

請你和朋友別再來,小城不堪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