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在說到「看電視學知識」時,我老是想到一個人----A. J. Jacobs----他是男性流行雜誌君子(Esquire)的編輯,也為紐約時報、娛樂週刊等刊物撰稿。
為什麼會想到他呢?因為他把「看電視學知識」這碼事大大昇級:他讀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Britannica),從A到Z每一條目;他的炫耀方式也不是拿來和朋友閒嗑牙,而是寫一本暢銷書「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The Know-It-All)。
這樣的類比雖然有點不要臉,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兩者本質上相去不遠,都是吸收片斷、沒有關聯性的資訊,讓人對某一個題目略有概念但不深入。不過,讀大英百科需要的腦汁比看電視要多上好幾倍,讓人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大約多出數十倍,引人注目的效果則超過千萬倍。
我相信拿大英百科從頭讀到尾,A. J. Jacobs不是空前,也不會絕後,但他確是第一個打一開始就立定主意要寫一本書來炫耀,而且還真的寫了出來,賺到不少銀子的人。不過把A-Z的條目讀過後,是否讓人增長見識及智慧,如這本書的副標題----「One Man's Humble Quest to Become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World」----成為世上最聰明的人,這位親身體驗過的作者自己都很懷疑,唯一確定是:他比以前更會唬人。
這本書可視為A. J. Jacobs皓首窮經的讀書日誌及生活筆記,通篇除了摘錄條目拿來搞笑之外,還描述了自己與父母親、妻子、朋友、同事,以及有點討厭的大舅子(這個人就算沒讀大英百科也很混得開)之間的互動與關係。同時正如預測的,他上了幾回電視益智競賽節目,參加了一場Mensa(門薩,一個只限IQ在尖端5%之內的人才能加入的組織)聚會。
我認為書中最大的重點在於,A. J. Jacobs經由閱讀大英百科這項創舉,讓他再次確認自己的血脈,並且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更加緊密結合。作者來自一個偏執於知識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律師,據說也是一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在一篇法律評論裡寫下了5,345個註腳;也曾嘗試讀完大英百科,不過讀到B就放棄了。A. J. Jacobs決定讀完大英百科,不啻是將他老爸起頭的事情完成,有種濃濃的傳承意味。當他的閱讀接近尾聲時,他的太太懷孕了,是個男孩。我們可以大膽預測:當baby Jacobs長大後,也會接棒繼續啃讀大英百科。
另一個大賣點是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Britannica)這套獨霸全球的百科全書----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當然,A. J. Jacobs自詡為老派的人,堅決擁護大英百科,把網際網路拿來取笑一番。這番赤膽忠心,博得了大英百科總編輯Dale Hoiberg的一篇序文。不過Hoiberg老兄到底不脫菁英知識份子的本色,直指A. J. Jacobs用詞有點低級,舉例和說明過度偏重美國通俗文化云云,同時對作者的玩笑(你該作哪些事以便登上大英百科)提出輕微的抗議。好一個菁英知識份子的驕傲自持!難怪大英百科會批評維基是「公共厠所式的百科」!
後記:
我在逛Esquire時看到這張封面照,是我蠻欣賞的男星Clive Owen,貼出來以饗同好。
照片來源:Esquire Magazine Cover Gelle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