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電影Mamma Mia!之賜,讓許多小朋友認識ABBA這個70年代的流行音樂天團,也讓小朋友的爸媽得以重溫30幾年前的青少年時光。
30幾年前(Wow!)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和現在很不一樣,除非家境富裕,否則手上零用錢有限的學生們是買不起原版唱片,因此當時唱片行充斥著的是學生之音之類自行壓拷的大雜燴唱片。這類唱片價錢便宜,大部份收錄的是當時Billboard、Cashbox榜上的熱門歌曲,因此成為學生的最愛,當時我在這上面也敗了不少。
這種狀況下,讓我狠下心來買的第一張有版權的專輯唱片,就是ABBA的這張:
ABBA - The Album
這張唱片記得是在百貨公司的唱片賣場(而不是一般唱片行)買的,原裝進口,價錢是一般無版權唱片的10倍左右,花了我200多大洋,可見得當時我對ABBA的音樂有多喜愛。
雖然如此,但我還是不敢自稱粉絲----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搞不清楚ABBA這四個人到底誰是誰,只知道他們的團名是取每個人名字的頭一個字母組成,A是女生、B是男生,其他的就不甚了了。
鄭重介紹一下:
Anni-Frid Synni Lyngstad
Björn Kristian Ulvaeus
Göran Bror Benny Andersson
Agnetha Åse Fältskog
可惜的是,黑膠唱片到底保存不易,幾年後就算還能從倉庫中挖出來,也成了紀念性質的裝飾品,不可能再放來聽了。
幾年前我買了這套雙CD加DVD的精選集:
ABBA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從此每隔一陣子就會翻出來聽一聽,好像是舉行某種儀式一般----大概是對於青春的緬懷與憑悼吧!
關於ABBA的成軍經過、音樂創作、以及兩對男女成員的情感糾葛,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這裡,受不了蹩腳翻譯的人可直接看英文版。
ABBA大概是上一世紀最受到低估的樂團。當然,ABBA在市場上取得相當大的成功,不過在英美等英文歌主流市場上,還是有許多人對ABBA的音樂持著不認同的態度,認為ABBA的歌曲用詞淺顯、曲調通俗,一整個就是芭樂到極點的泡泡糖音樂。
非英語母語的ABBA,創作英語歌曲時用詞較淺顯,算是正常狀況,對於非英語系國家的歌迷來說,也只是剛好而已,說不定這正是ABBA可以迅速席捲全球的原因之一。更何況用詞淺顯不表示內容膚淺,其實ABBA創作了不少深刻動人的歌曲,例如:I Have A Dream、Our Last Summer、Fernando、The Winner Takes It All ...等。到了今日,相信還是有許多人在年末倒數時會想到Happy New Year,在婚禮上選擇I Do, I Do, I Do, I Do, I Do,因為太經典了。
另外,ABBA的歌詞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用簡單的幾句就描繪一個場景或敘述一個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The Piper----每次聽到就會悚然一驚。
至於說ABBA音樂通俗,基本上已經算是曲解了。ABBA音樂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曲式及合音上非常的工整,容易聆聽,琅琅上口,但這並不表示廉價。事實上ABBA的音樂豐富多變,但是又能統合得非常協調,顯示創作人頗具功力而且用心菲淺。尤其最後一張專輯The Visitors更上層樓,不管在詞或曲上都達到巔峰,可惜已是散攤前的天鵝之歌。這張專輯中一首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暗示了樂團崩解的訊息,聽起來真讓人心酸。
ABBA雖已解散,但音樂長在。這些年來不斷有日劇、韓劇使用他們的音樂,每隔一陣也會有歌手翻唱他們的歌,他們的專輯每年仍穩定長銷。1999年在倫敦推出的音樂劇Mamma Mia!,全劇以ABBA的歌曲為主軸,算是回應樂迷對ABBA持久不墜的喜愛。
2005年在Madonna推出的Hung Up這首單曲中,取材了ABBA的超熱門曲Gimme!Gimme!Gimme!,一時之間在小朋友中引起討論,也象徵了ABBA的音樂重回流行的聚光燈下。既然當今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大姊大都給予肯定,許多音樂人也跟著「出櫃」,紛紛表明自己的粉絲身份,盛讚ABBA的音樂帶給自己的啟發與影響。
歷經30餘年,ABBA終於安上了「流行音樂天團」的最後一塊基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