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虛假的「多數弱勢」
挺一男一女婚姻 民團:我們是多數弱勢
這些人的假道學讓人厭惡到極點。平平是人,自覺有需求組成家庭的就去組成家庭,有需求生養小孩的就去生養小孩,無法生小孩的就去領養小孩----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孤獨無依等著被領養的小孩,就這麼簡單。
你有成家的需求,別人也有,我想破頭也不懂,別人組個家庭是礙到你什麼?難道同性家庭得到法律的認可及保障,會妨害到你的家庭受法律認可及保障的權益?大不了你就教育自己的小孩一輩子歧視並遠離同性家庭出身的小孩,最好你的小孩一輩子對你言聽計從!
我不知道一個家庭同時有爸爸(男)媽媽(女)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覺習性徵?這個不是拿健康教育來教就可以嗎?難道爸媽沒有脫光光給小孩看性徵,孩子的健康教育就學不好?
再說小孩的性別認同,這種性別認同難道不是天生的?跨性別、同性戀、雙性戀絕大部份不是出生成長於一男一女組成的家庭?認為性別認同是後天學習來的,和那些試圖治療同性戀的人一樣愚蠢且自以為是。
主張一男一女才能組織家庭,認為這樣才能提供「正確」的性徵知識及性別認同的論點,只要碰上單親家庭,就像紙船下水一樣,全垮了。既然單親家庭沒問題,單性家庭又有什麼問題?
至於伴侶制度、多人家屬制度完全不是由性關係開始,沒搞懂就嚷嚷什麼道德淪喪、家庭瓦解、性泛濫...吧啦吧啦,未免離題太遠了。
說到性解放,其實我是贊成的。性欲是人類天生就有的欲望,而且屬於最私密的領域,要用法律去介入規範,基本上就違反人性,所以我贊同通姦除罪化。與其花時間討論法官對通姦的自由心證,不如將離婚制度規劃好,讓怨偶可以好好離婚。
後記:
這個媽媽講到性解放、性探索、性交時,幹嘛那麼痛恨的語氣?開完記者會回到家裡,還不是和老公在床上滾來滾去,享受性的歡愉,不然小孩是怎麼生出來的?人工授精嗎?
性探索、性交都是性教育的一部份,現在的小孩初體驗的時間越來越早,早點教他們性教育不是很正常,這樣爸媽不是比較放心?怎麼會是「驚恐」呢?
至於性解放,這是一個更龐大的議題,性解放讓性脫離宗教及世俗所加諸的污名,讓人正視自身的性需求,讓各式各樣的性能平等並存,並且承認性產業存在的必要,這都是很正面的事啊。
青春水漾沒看過,不知是什麼樣的影片,但是青春的肉體用來享受性真的是很美好的事啊,總比浪費在讀死書、聽老古板訓話要好得多。父母親還要喊打喊殺,不給他們正確的性觀念,逼得他們躲入陰暗的角落裡偷偷嘗試,這樣有比較好嗎?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開車的性別差異
YouTube上放了這段影片,底下掛著許多評論,果然免不了,又有人扯到性別上去。
OGS也算是這種駕駛性別歧視的沙豬一員,在馬路上看到開車不上手的女生,就說:「女人哪~~」。
一開始我當他放屁,理都不想理,時間一久聽得有夠煩,只好在每一次發現笨拙的駕駛時,特別指給他看,駕駛座上面坐的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
其實我們看到的笨駕駛男多於女,不過考慮到男女開車的比例,我會很客氣的不做以下結論:「男人開車比女人還糟。」
雖然我很客氣,但是保險公司可不會客氣,請看這裡,保車險時男人繳的保費還比女人高呢,這代表什麼呢?代表雖然許多男人喜歡開快車開狠車又自我感覺良好,事實上他們的開車技術沒有比女人高明。
以上。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只有一條忠告的男人
邊吃便當邊看報紙,讀到了這一篇:離婚男給忠告 人妻才是解脫,一時很好奇,所以就google了一下,原來說的是這個。
不管是男人給女人,女人給男人,不管是15條、20條、30條,這些忠告總是有不少破綻,用嘴皮子講講當然簡單,拿到現實情境中,辦不到就是辦不到。人總是人,感情總是感情,既然不是冷冰冰的雕像,也不是公事公辦的職場,哪有什麼「依法行政」這回事。
不過,這些條文雖然讓人眼花撩亂,卻遠不及OGS的一條忠告,雖然只有一條,但是威力強大,屬於原子彈等級。
認識OGS沒多久,就常常聽他掛在嘴邊:「要有默契,要有默契....」剛開始完全不解他到底要什麼,時間久了,恍然大悟,原來他要的是只有超級富豪才住得起的超奢華旅館的總統套房才有配備的貼身管家。
他要隨便哼一聲,貼身管家馬上瞭解他是肚子痛、牙齒痛,還是需要衛生紙;他要手指漫天一指,貼身管家即刻分辨要的是公事包、內衣褲,還是家私頭;他要眼睛一瞄,貼身管家立即送上零食飲料、抓癢趕蚊子,或是滾遠一點。
這種貼身管家要機敏伶俐,但是不能比他聰明;要會跑,不吃草,不抱怨;要招之即來,最重要的,要能揮之即去。
貼身管家要能讀懂超級FUZZY的指令,一擊中的,凡是試誤兩次以上,立即受到忠告:「要有默契,要有默契....」
之所以到今天還沒和OGS切八段,因為我也有自己的一條忠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翻成白話:自己做不到,就不要靠夭。
如果不願意老婆在外頭鬼混整晚,自己和豬朋狗友出遊就要有嶄節;如果自己不想收拾房子,就不要鬼叫家裡像狗窩;要丟石頭之前,先想想自己有沒有資格。
說起來這種一條抵一條,完全是恐怖平衡的策略,失衡在所難免,當然也引發過大大小小的戰役,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尚能維持和平,兩方均有共識,避免動用毀滅性武器。不過和平永遠是脆弱的,把自己的散兵坑挖好才是上策。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愛情末日
Marriage is the tomb of love.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據說出自於一位唐璜型的人物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
不消說,這句話長期以來觸怒了許多人妻,她們懷抱著夢想進入婚姻,沒想到竟然一腳踏入愛情墳墓,這教人如何心平氣和的面對?
於是許多人前仆後繼、多方舉證,想證明這句話的謬誤,一直到現在的21世紀,仍然有許多兩性專家不斷的在此著墨,教大家如何努力為愛情保鮮,不要結完婚就進入墳墓,過起活死人的日子。
不過,抵抗愛情的衰亡基本上就像對抗地心引力一樣,你可以持之以恆的努力鍛練,讓自己維持比較良好的體態,但是無法改變身上肉肉的行進方向。
對了,今日是世界末日,就來聽聽The End of the World...............................................的原唱Skeeter Davis唱的另一首歌:
You say that you're fallingBut what can I do?You want me to help youBut I'm falling too
I know that we're wrong dearBut when I'm with youI can't help you darlin''Cause I'm falling too
You belong to anotherWhose arms have grown coldBut, you must keep the vows dearAlthough they've grown old
You can never be free dearThough our love is trueI can't help you darlin''Cause I'm falling too
We could never be happyLiving in sinOur love's a temptationBut we just can't win
You ask me to help youBut what can I do?I can't help you darlin''Cause I'm falling too
不消說,這句話長期以來觸怒了許多人妻,她們懷抱著夢想進入婚姻,沒想到竟然一腳踏入愛情墳墓,這教人如何心平氣和的面對?
於是許多人前仆後繼、多方舉證,想證明這句話的謬誤,一直到現在的21世紀,仍然有許多兩性專家不斷的在此著墨,教大家如何努力為愛情保鮮,不要結完婚就進入墳墓,過起活死人的日子。
不過,抵抗愛情的衰亡基本上就像對抗地心引力一樣,你可以持之以恆的努力鍛練,讓自己維持比較良好的體態,但是無法改變身上肉肉的行進方向。
對了,今日是世界末日,就來聽聽The End of the World...............................................的原唱Skeeter Davis唱的另一首歌:
You say that you're fallingBut what can I do?You want me to help youBut I'm falling too
I know that we're wrong dearBut when I'm with youI can't help you darlin''Cause I'm falling too
You belong to anotherWhose arms have grown coldBut, you must keep the vows dearAlthough they've grown old
You can never be free dearThough our love is trueI can't help you darlin''Cause I'm falling too
We could never be happyLiving in sinOur love's a temptationBut we just can't win
You ask me to help youBut what can I do?I can't help you darlin''Cause I'm falling too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可以嫁人
電視上播出日本小學生料理比賽,那些小鬼手藝真不是普通的好,切菜、刴肉樣樣來,更厲害的是處理整條魚:開膛破肚、去內臟、剔魚骨,將魚肉漂亮地卸成幾大片。這種技術不只靠天份和練習,還要講究魚料理的飲食文化支撐,才能練就這樣的技藝。
不過這不是重點,整個競賽過程,主持人當然少不了與小選手溫馨互動:碰到小男生,主持會問:將來想當什麼?要當廚師?要繼承家裡的店?碰到小女生,主持人就讚她:手藝真好,已經可以嫁人啦...。從頭至尾,沒有任何主持人問任何小女生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
那些稚嫩小女生對於「已經可以嫁人」的「稱讚」,有的靦腆,有的開心,但是我這個千里之外的不相干歐巴桑,卻替她們感覺沮喪起來。
台灣的官僚教育部很豬頭的想為「新好女人」下定義,雖然招來駡聲連連,但其實殺傷力遠不及一個尋常節目裡主持人與小孩之間的互動。就是這些不起眼、隨處可見的小動作小對話,累積成整個社會的集體觀感。雖然說的是日本電視節目,但台灣的狀況相去不遠。
不過這不是重點,整個競賽過程,主持人當然少不了與小選手溫馨互動:碰到小男生,主持會問:將來想當什麼?要當廚師?要繼承家裡的店?碰到小女生,主持人就讚她:手藝真好,已經可以嫁人啦...。從頭至尾,沒有任何主持人問任何小女生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
那些稚嫩小女生對於「已經可以嫁人」的「稱讚」,有的靦腆,有的開心,但是我這個千里之外的不相干歐巴桑,卻替她們感覺沮喪起來。
台灣的官僚教育部很豬頭的想為「新好女人」下定義,雖然招來駡聲連連,但其實殺傷力遠不及一個尋常節目裡主持人與小孩之間的互動。就是這些不起眼、隨處可見的小動作小對話,累積成整個社會的集體觀感。雖然說的是日本電視節目,但台灣的狀況相去不遠。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一百萬個為什麼之到底誰要結婚
看到這個圖片,相信許多人都會心一笑。雖然現今大部份還是男人在求婚,事實上卻是女人拖著男人走入婚姻。
看看圖片裡新娘笑得多開心,新郎卻苦著臉,一副將入牢寵、萬般不情願的表情。
到底結婚對誰有好處?
1.哈佛大學Thomas Perls教授構建的壽命計算器(Life Expectancy Calculator)開宗明義第一條:「如果你已婚」,男性加3歳,女人沒差;德國科學家的研究更驚人:結婚讓男人增壽1.7歳,女人則短命1.4歳。

2.根據調查顯示:儘管女人的收入逐年提高,但她們仍然負責家庭中大部份的家事;另一項調查:英國的男人與女人結婚或同居後,男人做家事時間從每週7小時減為5小時,女人則從每週10小時增加為15小時。
3.結婚後,大部份女性會將重心放在家庭上,必要時則犠牲自己的工作及事業,男性剛好相反,會將大部份重心放在工作上;男人單身赴任為常態,女人單身赴任是抛夫棄子的變態。
4.世界上大部份女性結婚後必須冠夫姓,這點台灣好一點;世界上絕大部份的婚生子女都從父姓,雖然他們絕大部份都靠母親照顧。
5.我所認識或知道的熟人當中,男人一旦離婚或喪偶,短時間內一定再婚,尤其是家有老小者;我所認識或知道的熟人當中,女人一旦離婚或喪偶,大部份都維持單身,而且比前更快樂。
如果理解上述的事實,到底誰才要結婚?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Annie Get Your Gun

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經從電視上看了一部西部片,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後來我查了一下,原來是這部Annie Get Your Gun,中文翻成飛燕金槍。
其實當時演的什麼劇情早已忘光光,但是始終牢記結尾的那一段:女主角為了某事必須與她的情人比試槍法,以她的能力明明可以取勝,卻有好心人將她拉到一邊耳提面命:羸了比賽就會失掉情人,要保住愛情就得輸掉比賽才行。
結局果然如此,女主角故意射偏,她的情人大悅,兩人終成眷屬。當時年紀小,看到這種結局非常不解,一直追問大人為什麼Annie要故意輸掉,大人照本宣科:「因為這樣她的男朋友才不會跑掉啊!」,被這個不算答案的答案應付掉的我,完全無法接受,現在想來,大概就是不服氣和挫折感吧,為什麼女生不能羸過男生?
這大概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課兩性教育。
這部電影拍攝於1950年,當時有這種劇情一點都不奇怪,放到21世紀的現在,已經沒有導演敢明目張膽的拍這種劇情,但是類似的觀念依然潛伏在日常生活中,從家庭、學校、職場到娛樂,無所不在,顯示女權運動興起至今,人們的進化依然很有限。
男人腦子裡裝這種思維,一點都不意外,因為他們是男尊女卑觀念下的既得利益者;但是,放眼望去,仍然有不少女性自願成為這種觀念的俘虜及幫凶,這才是讓女權運動踢鐵板的最大挫折。
Sisters, get your gun!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謎思-都是她的錯?
近來整個社會越來越狗仔化,過去僅停留在菜市場茶水間的的小道八卦,現在幾乎塞滿了新聞頻道和網路,實在讓人很想大喝一聲:「賣勾貢啊啊啊~~~~」
八卦新聞的大宗,除了永遠不缺席的血濺三步之外,就數男瞋女痴的風流代誌永不褪流行。
看了許多外遇,或者不倫、劈腿、偷吃、出軌、爬牆,whatever,之類的新聞,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老公向外發展的大老婆,在姦情曝光後,雖然氣得牙癢癢,卻選擇原諒老公,但是對於另一個女人下手就不客氣了,直接以「妨害家庭」告上法院。
當然,現今台灣還存在妨害家庭這條,而且會讓人揹上刑責,說來也算挺野蠻的行徑。我說,與其讓大老婆辛苦抓姦,不如好好修改「離婚」的相關法律條文,順便把法官腦子裡那坨「勸和不勸離」陳腐思想清一清。
重點是,老婆原諒老公卻不放過第三者,實在讓人覺得奇怪。如果為了難以向小孩交待還說得過去;如果將怒氣出在第三者身上,那就錯得離譜了。
想當初,是誰承諾與你共結連理、走入家庭?是誰對你許下結婚誓言?是誰有責任對你忠誠不欺,相互扶持?應該不是那個第三者吧?儘管世上有投懷送抱的事情,但有誰能強迫牛低下頭喝水呢?
八卦新聞的大宗,除了永遠不缺席的血濺三步之外,就數男瞋女痴的風流代誌永不褪流行。
看了許多外遇,或者不倫、劈腿、偷吃、出軌、爬牆,whatever,之類的新聞,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老公向外發展的大老婆,在姦情曝光後,雖然氣得牙癢癢,卻選擇原諒老公,但是對於另一個女人下手就不客氣了,直接以「妨害家庭」告上法院。
當然,現今台灣還存在妨害家庭這條,而且會讓人揹上刑責,說來也算挺野蠻的行徑。我說,與其讓大老婆辛苦抓姦,不如好好修改「離婚」的相關法律條文,順便把法官腦子裡那坨「勸和不勸離」陳腐思想清一清。
重點是,老婆原諒老公卻不放過第三者,實在讓人覺得奇怪。如果為了難以向小孩交待還說得過去;如果將怒氣出在第三者身上,那就錯得離譜了。
想當初,是誰承諾與你共結連理、走入家庭?是誰對你許下結婚誓言?是誰有責任對你忠誠不欺,相互扶持?應該不是那個第三者吧?儘管世上有投懷送抱的事情,但有誰能強迫牛低下頭喝水呢?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純粹喝咖啡的背後
近來有一支廣告「純萃。喝」咖啡,蠻引人注目。
這支廣告明顯是由男下屬的角度出發,輕佻的作弄熟女主管一番,達到讓(男性)觀眾會心大樂的效果。廣告推出引起一片討論,其中這篇熟女強人的發情與發狠算是較深入探討熟女的心理,但還是免不了以男人的立場在看女人,可以讀另一篇純粹喝咖啡來平衡一下。
OBS在職場也混了不少年,雖然和「強人」攀不上關係,也當了不少年的主管,看過的男男女女主管更是不計其數,持平來說,基本上半斤八兩,各有長短,誰也笑不了誰。但是在台灣這個兩性假平等的社會中,女主管面臨人際問題的挑戰,要比男主管要來得複雜而嚴峻。
女人在職場上碰到的人際問題當然不只來自男人,女人給女人製造的問題也不少。但是女人之間儘管勾心鬥角,基本上還是立足在平等的地位;反觀男人給女人製造的問題,很多時候是來自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所引發的歧視(或篾視)。
因為有這樣的歧視(或篾視),男人對於女人的能力總是無法完全信任及信服,女人除了力求表現之外,不免因為這樣的心結而衍生出一些扭曲的自我保護手段,例如:特別要討好周遭的人,習慣誇大表現自己的專業,無法適切處理人際衝突等等。資淺的女主管不是一身刺,就是帶上嚴密的面具,要歷經好長一段歷練,才能學會舒緩下來,從容做自己。
男下屬不服女主管的領導,OBS也碰過不少,這些人就像猩猩族群裡沒有自己地盤的年輕公猩猩,很容易結黨到處惹是非。解決之道就是給他們一塊自己的地盤去固守,從中慢慢學習,如果還是不行,就把他們丟到凶惡的大公猩猩地盤裡去,讓他們深刻體會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廣告中男下屬戲弄女主管,讓女主管無可奈何只好恨恨的說:「你敢說出去就死定了。」男性觀眾看了因此大樂。不過,以OBS認識的眾多女主管而論,應該沒人會這麼說,那個男下屬大概在禍從口出那一刻起就已經是活死人了。
這支廣告明顯是由男下屬的角度出發,輕佻的作弄熟女主管一番,達到讓(男性)觀眾會心大樂的效果。廣告推出引起一片討論,其中這篇熟女強人的發情與發狠算是較深入探討熟女的心理,但還是免不了以男人的立場在看女人,可以讀另一篇純粹喝咖啡來平衡一下。
OBS在職場也混了不少年,雖然和「強人」攀不上關係,也當了不少年的主管,看過的男男女女主管更是不計其數,持平來說,基本上半斤八兩,各有長短,誰也笑不了誰。但是在台灣這個兩性假平等的社會中,女主管面臨人際問題的挑戰,要比男主管要來得複雜而嚴峻。
女人在職場上碰到的人際問題當然不只來自男人,女人給女人製造的問題也不少。但是女人之間儘管勾心鬥角,基本上還是立足在平等的地位;反觀男人給女人製造的問題,很多時候是來自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所引發的歧視(或篾視)。
因為有這樣的歧視(或篾視),男人對於女人的能力總是無法完全信任及信服,女人除了力求表現之外,不免因為這樣的心結而衍生出一些扭曲的自我保護手段,例如:特別要討好周遭的人,習慣誇大表現自己的專業,無法適切處理人際衝突等等。資淺的女主管不是一身刺,就是帶上嚴密的面具,要歷經好長一段歷練,才能學會舒緩下來,從容做自己。
男下屬不服女主管的領導,OBS也碰過不少,這些人就像猩猩族群裡沒有自己地盤的年輕公猩猩,很容易結黨到處惹是非。解決之道就是給他們一塊自己的地盤去固守,從中慢慢學習,如果還是不行,就把他們丟到凶惡的大公猩猩地盤裡去,讓他們深刻體會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廣告中男下屬戲弄女主管,讓女主管無可奈何只好恨恨的說:「你敢說出去就死定了。」男性觀眾看了因此大樂。不過,以OBS認識的眾多女主管而論,應該沒人會這麼說,那個男下屬大概在禍從口出那一刻起就已經是活死人了。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放羊的孩子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婚姻論之二

前一陣子某個已婚名人因攜女進出薇閣遭狗仔活逮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事件的餘波則是某個電台節目有男性聽眾CALL IN,以演化論解釋男人偷吃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想要散播自己的精子,言下之意認為這位名人出軌有理。已婚的女主持人因此動怒,還飆了髒話。
這位聽眾的意見不能說不對,但只講了一半。事實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社會,距離人類依照生物本能生存的時代已經太過久遠,既然活在這個現代社會,就受到現時社會規範的約束。人類的社會其實不斷的在改變,人們的行為準則也因此跟著改變,過去認可的行為,例如納妾,現在已經不可行;而過去認為不可的行為,例如婚前性行為,現在的人早已司空見慣。雖然私底下人們仍脫離不了遠古留下來的獸性,但是公開可見的行為,還是必須接受規範的檢驗,尤其是公眾人物。
這個社會現在認可的這套婚姻制度,雖然違反了人類某部份的生物本能,但是在折衷各方面後,也許已經是最合理的辦法了。有些男人認為婚姻制度限制了雄性多方發展的本能,對他們不盡公平,這點也許沒錯,但是即便在最野生的環境中,生物族群還是有一套生存發展的準則,個體的行為還是得受到限制,不能為所欲為。持進化論的男人認為雄性天生有散播精子的本能,那麼如果我們讓自己回復到文明前的狀態,男性是否可以就可以放縱自己的本能,隨時隨地找不同的女性性交呢?如果這些男人肯深入思考,一定會大失所望。
如果人類回到遠古時代,會是什麼樣貌呢?我們可以參考和人類基因最接近的黑猩猩。在黑猩猩的社會中,性與權力密不可分的,位居權力金字塔頂端的雄性才享有交配的機會。以猩猩王為首加上身邊的臣子,一小撮雄性壟斷了交配的權利。權力圈以外的雄性只能當羅漢腳,根本摸不到母猩猩的邊,如果運氣好遇到落單的母猩猩,趕緊撲上去強暴一番,還得提防被發現,以免遭一頓毒打。
金字塔底層的雄性猩猩想要獲得交配的權利,勢必得結群結黨,發動叛變趕走猩猩王才有可能,而這中間可是充滿了馬基維利式的謀略,醜陋又血腥,這才是男性散播精子的真相。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婚姻論之一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因為執政成績不佳、民調滿意度跌至谷底,不得不請辭下台,由原副首相菅直人接任。
我想起作家新井一二三在偽東京一書中,曾提起菅直人這號政治人物,該篇文章題目是《老公的醜聞由老婆處理》。其中說道菅直人曾與女性媒體人在旅館共度一夜,事情爆發後形象直直落。最後他的老婆出面,說已經對老公呼了巴掌,而且嚴詞斥責了一番,才讓風波稍稍平息下來。這讓人想起幾年前,當成龍犯下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時,也聽聞林鳳嬌教訓成龍,要他好好處理,不要虧待人家。
不是都說男人自尊很重要,女人不要讓自己的男人沒面子,下不了台?且不說這些有錢有權的男人能不能由著老婆當面斥責,即使真的被斥責了,又怎能容忍這種糗事外傳,甚至還對著媒體自曝被老婆斥責的事?
說穿了就是一種姿態而已。老婆斥責出軌的老公,其實就是原諒的意思。動了怒的老婆,真正想做的應該像老虎伍茲的太太一樣,先海K老公,收拾細軟回娘家,再訴請天價離婚。對偷吃的男人來說,乖乖接受老婆的斥責,代表自己的悔改歉意,代表自己愛老婆,同時向外界表達到此為止的意思。受傷最重的當事人老婆都原諒了,外人還能怎樣說嘴?
對女人而言,男人在外偷吃,為什麼要把老公當兒子一樣斥責呢?第一個當然是想維持婚姻,不論是基於什麼原因;其次是保住自己尊嚴:將老公的出軌當成一時糊塗犯下錯誤而加以斥責,表示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樁,撼動不了自己正室的地位,同時向外界重申自己對老公的管轄權,狐狸精第三者一律退散,最重要的,老公從此欠下一個人情債,不好好贖罪不行----至少在人前必須如此。
這就是出軌的政治學,至於婚姻的真正內幕,只有老公老婆兩人冷暖自知,外人既無法窺見,也無法置喙。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所謂老公
前陣子在報上看到這篇老公,心有戚戚焉。
說什麼和美女睡、和辣妹睡,無非是強調老公和老婆睡的不情願。除了床上之外,老公在生活中還有諸多裝死的地方,簡單一句:「外出活跳跳,回家死翹翹」,即可概括說明。
舉例而言,老公出門在外,碰到不論小姐阿桑,不但嘴甜腰軟,而且殷勤體貼,打雜跑腿樣樣來;一進家門則立即豹變,完全拿老婆當空氣,或是壁紙,老婆央請幫忙,事不論大小,先擺臭臉再說。
放假在家,老婆說外出走走吧,老公推說工作太累不想動,不是睡大頭覺、上網,就是賴在沙發上,手拿遙控器在新聞和體育頻道之間遊走;有豬朋狗友邀約吃飯喝酒,立即活力百倍,一通電話隨傳隨到。
人說男人40一張嘴,如果只是吹牛膨風倒還可以忍受,更糟的是,嫌東嫌西,家裡一無是處,總之就是妻不賢子不孝,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叭啦叭啦。
這幾年來日本熟年離婚率大幅上升,2007修訂婚姻法,妻子與丈夫分割養老年金的規定,更是推波助瀾;回頭看看,台灣好似也慢慢捲入這股風潮中。
畢竟,老公在家裡長年裝死,最後老婆也不得不死心,就當他死人算了。既然功能全失,放在家裡也等同大型圾垃,清掉可矣!
說什麼和美女睡、和辣妹睡,無非是強調老公和老婆睡的不情願。除了床上之外,老公在生活中還有諸多裝死的地方,簡單一句:「外出活跳跳,回家死翹翹」,即可概括說明。
舉例而言,老公出門在外,碰到不論小姐阿桑,不但嘴甜腰軟,而且殷勤體貼,打雜跑腿樣樣來;一進家門則立即豹變,完全拿老婆當空氣,或是壁紙,老婆央請幫忙,事不論大小,先擺臭臉再說。
放假在家,老婆說外出走走吧,老公推說工作太累不想動,不是睡大頭覺、上網,就是賴在沙發上,手拿遙控器在新聞和體育頻道之間遊走;有豬朋狗友邀約吃飯喝酒,立即活力百倍,一通電話隨傳隨到。
人說男人40一張嘴,如果只是吹牛膨風倒還可以忍受,更糟的是,嫌東嫌西,家裡一無是處,總之就是妻不賢子不孝,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叭啦叭啦。
這幾年來日本熟年離婚率大幅上升,2007修訂婚姻法,妻子與丈夫分割養老年金的規定,更是推波助瀾;回頭看看,台灣好似也慢慢捲入這股風潮中。
畢竟,老公在家裡長年裝死,最後老婆也不得不死心,就當他死人算了。既然功能全失,放在家裡也等同大型圾垃,清掉可矣!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Mom or Dad ?
說到對家事的貢獻,我絕對比不上家裡的那個歐幾桑,洗衣、晾衣、吸塵、拖地、洗浴廁、洗窗戶、修東修西...,而我的份內工作就只剩一天煮幾遍咖啡、洗幾個碗盤、把圾垃綑一綑拿出去丟。說到心思細密、行事嚴謹,那更教我望塵莫及,在這個家裡從來就只有我被歐幾桑叨叨唸的份。
但說也奇怪,男人好像天生腦殘,殘的是「帶小孩」這塊,即便是自己的種。
老實說,我從來不算是個盡職的娘,兒子之所以能活到這麼大,都是褓姆和外婆的功勞。儘管如此,和歐幾桑比起來,我又強了不知幾倍。
兒子還小時,有幾次我因為身體不舒服,在床上昏睡過去。醒來後赫然發現:歐幾桑只顧著上線玩遊戲,放著兒子功課不寫、澡不洗,整晚吃零食、看電視到半夜,他老兄一聲不吭,搞到第二天老師在聯絡簿上告狀。
如果,這個世界是男人在帶小孩,大概有----
80%以上的小孩因為不洗澡而長疥瘡。
90%以上的小孩會滿口蛀牙。
50%以上的小孩活不到成年。
If Men Were Left To Raise Kids On They're Own - For more funny movies, click here
但說也奇怪,男人好像天生腦殘,殘的是「帶小孩」這塊,即便是自己的種。
老實說,我從來不算是個盡職的娘,兒子之所以能活到這麼大,都是褓姆和外婆的功勞。儘管如此,和歐幾桑比起來,我又強了不知幾倍。
兒子還小時,有幾次我因為身體不舒服,在床上昏睡過去。醒來後赫然發現:歐幾桑只顧著上線玩遊戲,放著兒子功課不寫、澡不洗,整晚吃零食、看電視到半夜,他老兄一聲不吭,搞到第二天老師在聯絡簿上告狀。
如果,這個世界是男人在帶小孩,大概有----
80%以上的小孩因為不洗澡而長疥瘡。
90%以上的小孩會滿口蛀牙。
50%以上的小孩活不到成年。
If Men Were Left To Raise Kids On They're Own - For more funny movies, click here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大進步
兒子唸高一,學校對於制服的穿著規定寬鬆,只要學生高興,襯衫西裝褲或是體育服皆可,長袖短袖不拘。
人說囝仔人腳尻三斗火,近來天氣變涼,兒子仍舊穿著夏季短袖制服上學,大人小孩常常為了要不要換穿長袖、要不要加件內衣而拉鋸。
前兩天氣溫驟降,感覺冬天真正來臨了,我跟兒子在問答:
班上同學應該都穿上冬季制服了吧?
不,有人還穿著短袖呢!
這麼冷,有人圍上圍巾了吧?
只有一個人----還有兩個在織圍巾。
啥?!(傻眼中,因為班上全部是男生),織圍巾?
對啊,下課時間拿出來織。
雖然兒子在國一家政課時,已經交出了一條毛線圍巾作業,聽到這裡我還是吃了一驚。這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大進步,值得讚聲。

圖片來源:Bonnie & Crafts(手作)
人說囝仔人腳尻三斗火,近來天氣變涼,兒子仍舊穿著夏季短袖制服上學,大人小孩常常為了要不要換穿長袖、要不要加件內衣而拉鋸。
前兩天氣溫驟降,感覺冬天真正來臨了,我跟兒子在問答:
班上同學應該都穿上冬季制服了吧?
不,有人還穿著短袖呢!
這麼冷,有人圍上圍巾了吧?
只有一個人----還有兩個在織圍巾。
啥?!(傻眼中,因為班上全部是男生),織圍巾?
對啊,下課時間拿出來織。
雖然兒子在國一家政課時,已經交出了一條毛線圍巾作業,聽到這裡我還是吃了一驚。這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大進步,值得讚聲。

圖片來源:Bonnie & Crafts(手作)
訂閱:
文章 (Atom)